印度五花八门的社会风俗(9)

发布日期:2014-12-22    类别:各国风情

六、付出获得

印度人价值观、人生观、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付出与获得的不对等性和不平衡性。

中国人非常讲究人与人之间的付出与获得的对等,讲究互惠关系,讲究礼尚往来。如果从别人手里得到好处,受到恩惠,中国人会非常感激,甚至心里不安,老觉得欠了一笔人情,时时刻刻想着报答和偿还。因此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中国人不愿意舍着面子求人,不愿意接受恩惠,所谓“无功不受禄”,“吃了别人的嘴软,拿了别人的手软”。

而印度人不讲究人与人之间的付出与获得的对等,不讲究互惠关系,不讲究礼尚往来。印度人笃信神明,完全依赖于神明,相信神明的公正,一切都是神的安排,一切都遵循着“法”(达磨,Dharma)的规则在三世轮回中运行。对印度人来说,一个人的付出与获得最终是通过无所不包的超自然的“法”达到的,人与人之间付出与获得的不平衡是理所当然的,现在付出多一点,可能是在偿还前世的债,也可能是在为来世储蓄一笔款,付出与获得的平衡不是现世的事,而是在由前世、现世和来世组成的大轮回圈子中达到的。

施舍与乞讨

印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来而不往”或“有来无往”的单方面的非互惠关系。付出者不一定期望得到具体的回报,获得者也不认为得到恩惠就一定要回报。正如付出和获得是神所安排的一样,回报也是通过神而自然安排的。印度种姓之间的关系,贫穷者与富有者之间的关系,从现实观点看,是不合理的关系,但从印度教种姓“法”的观点看,又是合情合理的,每一高级或低级种姓、每一富人或穷人都是在履行自己的“法”,在遵循神的旨意和安排,同等地朝着终极超越的方向前行,其间没有对等回报一说。

印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地位高者庇护地位低者,地位低者依赖地位高者的关系。富有者向贫穷者施舍是出于神意和“法”,贫穷者向富有者乞食也同样出于神意和“法”的规定,两者都是合理的。印度社会中施舍和乞食并存,是印度人与人之间付出与获得不对等的非互惠关系的最典型最彻底的体现,一方是不希求任何报偿的付出,另一方是不打算作任何报偿的获得。

施舍被印度人誉为最重要的美德,视为获得解脱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印度历史上,上到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乐善好施的事例和记载不胜枚举。在印度经典和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宣传施舍美德的说教和题材。佛教就谆谆告诫人们要多多施舍,即使没有财产也要施舍,所谓“无财七施”:心施、身施、眼施、颜施、言施、座施、舍施。在印度现实社会中,施舍作为一种美德,确实受到特别强调,施舍行为举动随处可见。印度人不但富人施舍,穷人也施舍,印度人不但向人施舍,也向鸟兽施舍。印度人将施舍看成一种利他主义,上升为一种普遍的爱。

与施舍一样,乞食也是一种美德,是达到解脱的一种手段,是一种普遍的受到鼓励的社会行为。因为施舍是“法”的规定,向人索取同样也是“法”的规定,二者都是一种美德和解脱的手段。既然提倡不求索取的向别人施舍,也就允许有人无偿地向别人索取。在印度历史上,乞丐是一种正当的职业,有专由乞丐组成的村庄。不仅穷苦人和失去劳动力的人出于生计乞讨,而且富有的婆罗门出于履行种姓之“法”也要乞讨。

在印度今日现实生活中,乞丐形形色色,到处都有,成为一道独特的社会风景。据调查资料显示,印度大约有乞丐500多万,其中一半以上是有劳动力的人,印度每年为乞丐开支费用达1100万卢比以上。行乞不光出于经济上的贫困,更多的出自社会文化原因,出于求得精神上的安慰,许多乞丐以自己的行乞行为为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