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老年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6)

发布日期:2015-06-26    类别:中国

案例2

H老人,女,66岁,城市户口,职工退休,身体健康,儿子和儿媳在外省工作,收入较高但平时经常出差。2005年孙女出生后老人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儿子家,每天买菜、做饭、照顾孙女,但每年养老金年审时仍然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随着孙女逐渐长大,老人才逐渐有更多的时间回到家乡陪伴自己的老伴和其他子女。访谈中老人表示,这样的“双城生活”未来还会继续下去。

案例3

 Z老人,女,81岁,城市户口,公务员退休,身体欠佳。老人20世纪90年代初期退休后曾和老伴住到省城的干休所,后来老伴去世,自己身体情况又逐渐下降,于是又搬回了原来的城市,为的是能有子女在身边照顾自己。

 以上三个案例虽然不能代表所有的类型,但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上文所言的分析框架。在案例1中,孩子各自成家成为老人流动的契机。在这个案例中,W老人的个人因素起了很大的作用,对自主性的追求使得W老人的晚年生活非常独立并决定在古稀之年仍到大城市打拼;在案例2中,最主要的迁移因素就是孙女的出生(家庭因素),老人作为一个重要照顾者迁居到子女所在城市,但是户籍制度和原生家庭的聚合力又会带来流动的阻力,造成了老人在两个城市之间有规律的移动;在案例3中,Z老人的流出和流入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照顾,由于老人的微观个人系统和家庭系统并没有很高的流动性,即使老人曾经因为异地养老而产生流动,仍然会因为阻力超过推力而选择回流。由于现阶段中国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在流动的过程中,这些老年人的医疗、娱乐、社会支持等潜在需求都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

由于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比老一辈有着更强的流动性。当本应作为照顾者的子女与进入老年期的父母分离时,在城市便形成了空巢老年人,在农村则形成了留守老年人。虽然这两类老年人的需要与困境现在已经逐渐为社会大众所认识,但是选择流动到子女身边的老年人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心。留下还是离开?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俗话说,“父母在处便是家”,流动对家庭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这不仅仅是家庭归属感的需要,更是家庭照顾的需要(实质是家庭内部劳动需要),由此产生的变化复杂而微妙。而且流动老年人的“照顾者”和“被照顾”角色是相互依赖的而不是非此即彼,因此需要从动态、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五、反思与建议

 “颐养天年”和“老有所为”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老年人生活的期许,前者代表着社会和家庭要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良好条件,后者则强调老年人仍然需要在老年阶段有所作为。一项关于低龄(60-69岁)老年人的研究显示,低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尚好,仍然有较高的劳动参与率且以劳动收入作为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有着巨大潜力的人力资源(崔红威,2011)。对于流动老年人口而言,无论其参与的是社会劳动生产还是家庭劳动,都同样应当被视为一种光荣的劳动而受到尊重,其作用和贡献都是不容忽视的。当然也有学者指出,随着社会的剧烈变迁,中国悠久的尊老敬老传统和老年人不情愿地被弱化、被边缘化交织在一起,家庭层面的老有所为较为常见,但社会层面和个人价值层面的老有所为还需要各方努力(王思斌,2011)。如何将流动老年人口的“颐养天年”和“老有所为”很好地结合起来,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加以探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