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多元化退休政策 破解人口老龄化难题

发布日期:2016-03-14    类别:人口政策

“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量已经超过了2.2亿,预期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5亿,老龄化水平将会达到17%,到2030年,我国老龄化程度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最高的国家,养老问题异常严峻。” 全国政协委员张健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呈快速发展的态势表示深深的担忧,他呼吁实行多元化退休政策。

  如何应对老年社会带来的不利因素,缓解我国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防范老龄社会给社保基金带来的收不抵支的风险,维系政策代际公平?张健委员认为,渐进式延迟退休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社会负面影响。

  “在基本工资与工龄的基础上,按百分比领取退休工资。”他建议渐进式增加退休工资,这样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保障了退休人员的合法权益,同时又给更多的年轻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渐进式逐渐减少缴纳社保基金。”他提出,在现行退休政策基础上,采取退休后继续缴纳社保基金的政策。缴纳的比例可随着退休年限逐渐减少,这样可增加社保基金的收入。

  此外,他还表示,在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的基础上,增加退休机制的弹性和灵活性,个人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家庭等情况,在男性年龄达到60岁、女性55岁,或工龄达到30年,或社保基金达到一定的数量,自主选择退休或就业,既可考虑自己的身体因素和家庭需要,满足不同的个体需求,又可促进社保事业的发展,为更多的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各地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多种形式的医养结合。
 

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未来20年是自治区老年人口增长最快时期,针对广西存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空间分布不平衡的问题,如何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难关。

  提升年老后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成为不少广西代表、委员所关注的内容。

  循序推进延迟退休

  设置个人弹性空间

  退休政策涉及很多人的切身利益和养老基本生活保障。延迟退休方案将在今年推出,并向社会征求意见,这一涉及亿万劳动者的话题,引起广西代表、委员热议。大家表示,作为应对老龄化的直接措施,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既能弥补我国社会劳动力结构性不足的问题,也能减轻养老金统筹支付压力,但由于其牵涉广泛,建议循序渐进。

  钱学明委员认为,延迟退休年龄是我国人均寿命延长的内在要求,同时按国际惯例,在欧美等国,退休年龄普遍为65岁,“适当延长退休年龄是可行的,但不宜搞一刀切,应该充分考虑劳动者健康状况和单位需求。”

  “以煤炭产业为例,这属于高强度的劳动行业,目前男性采掘工55岁退休,从事特殊工种的女工45岁退休。工人原本到了一定年龄就干不动,还要延迟退休,这不符合规律。”黄启江代表说,此外,煤炭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占产业成本的40%以上,延迟退休意味着企业和个人的社保支出总量将继续增加,不利于企业减负和释放生产力。他建议,在确保发放养老金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社保费率。

  唐农代表指出,在专业性、技术性强的领域,如医务人员、高等教师等,退休年龄可适当延长,但需要用人单位调整用人结构,既把“老人”留下来,也要让新人有发展空间。“主任医师达到相应年龄段后,从行政岗位上退下来,但作为专家留在医疗岗位、教学岗位上继续发挥作用,这样更利于‘传帮带’,调动各方积极性。”

  还有部分代表认为,延迟退休后职工缴费年限延长,利于养老保险基金运转,养老金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大家达成共识:应区别对待、分步实施,更多地为弱势群体的利益考量,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为劳动者设置弹性空间。

  统筹服务资源配置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应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如何让百姓更好地“共享”养老?代表、委员们认为,应通过加大民生投入,统筹城乡、区域服务资源配置,加快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来实现。

  截至2015年,自治区每个市县基本建有1家公办福利院或养老院、光荣院;每个乡镇都建有1家敬老院,共计1181个;共建成9328个五保村、2000多个农村幸福院。数量有了,质量能否满足群众要求?代表、委员们纷纷把目光聚焦在提升养老服务机构的布局和服务水准上。

  刘新文委员认为,我国贫困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山区五保老人供养服务水平仍比较低。她建议,集中有限资金,做好基层养老机构规划;探索公建民营政策,盘活闲置院所;发展院办经济,增强造血功能;明确供养责任,改善供养条件;加强院务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相对城市更脆弱和滞后。”梁丽娜代表建议,扶持养老的政策、资金应多向农村倾斜。新农合要不断简化报销程序,大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农村老人提供安全、廉价、方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今年,自治区印发《广西市场化方式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至2020年自治区90%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设包括居家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为了让城乡老人能享受更均衡的养老资源,肖莺子代表、刘慕仁委员呼吁,“十三五”期间要加快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主体、推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技术,大力扶持民办养老机构,提高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水平。

  陈自力委员认为,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安全防范能力减弱,应在全国范围内尽快启动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他表示:“对普通老年人参保,财政补贴以占保费的1/3左右为宜;对五保户、城乡低保对象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由政府兜底买单参保。” 

  推进规划项目落地

  打响健康养生品牌

  “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对于拉动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代表、委员们认为,应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切实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项目布局落地,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激发养老服务市场活力。

  去年,自治区政府正式印发《关于建设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意见》,提出了“一核四区”的空间布局:以南宁为核心,以桂西、桂北、北部湾、西江四个区域为支撑,全面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服务方式和技术创新,培养养老服务产业集群,促进养老服务与生态旅游、乡村建设、健康养生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争创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卢奇能、韦秋利等代表希望国家加大对广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将广西养老服务试验区提升为国家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批高水准的养生养老机构、养生保健特色酒店在广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黄超代表指出,应打响健康养生品牌,在桂林、北部湾、巴马等旅游景区、沿海地区及长寿之乡区域,打造一批集休闲、养生、保健、疗养和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健康养老产业集聚区和产品。

  “我去年就建议政府出台政策,让百岁老人领工资,借以弘扬孝道,同时还能切合贺州4个业态的发展方向,推动养老产业发展。”赵德明代表说。代表、委员们认为,政府应强化保基本的责任以及在制度、标准、规划、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模式建设势在必行。”磨长英、陈自力委员建议,加快推进实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强规划引导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加强人才培养,保障医养结合服务能力和水平。

  做强养老这个朝阳产业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增加,有关养老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养老”已成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高频词。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亿万百姓福祉。

  广西“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努力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一定要把中央的精神与广西实际结合起来,真正把社会保障安全网织密织牢,确保老年群众能在医养无忧中安享晚年。

  自治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生态环境、旅游资源、民族特色和长寿品牌,生态健康长寿优势突出,养老产业将成为自治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创建国家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步伐,大力推进生态长寿养老服务业,打造国际休闲养生健康养老胜地,促进养老服务与生态旅游、乡村建设、健康养生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做强健康养老这个朝阳产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