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人口数量_中国人口数量

发布日期:2015-01-06    类别:中国

 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如下:

约公元前 2205一前2198年(夏禹时代)传说有1350万人
 约公元前1115-前1079(西周成王时代)传说有1371万人
 公元前684年(东周在三十三年)传说有1184万人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二十六年)估计2000万人
 公元2年(西汉元始二年〕 5959万人
 57年(东汉建武中元二年) 2100万人
 75年(东汉永平十八年) 3412万人
 88年(东汉章和二年) 4335万人
 105年(东汉元兴元年) 5325万人
 122年(东汉延光四年) 4869万人 140年(东汉永和五年) 4915万人
 136-141年(东汉永和中) 5386万人
 126-144年(东汉顺帝时) 4915万人
 144年(东汉建康元年) 4973万人
 145年(东汉永嘉元年) 4952万人
 146年(东汉本初元年) 4756万人
 156年(东汉永寿二年) 5006万人
 157年(东汉永寿三年) 5648万人
 220-265年(三国时期) 767万人(魏、蜀、吴人口相加)
 280年(晋太康元年) 1616万人
 581--600年(隋开皇中)约4450万人
 607年(隋大业三年) 4601万人
 605--618年(隋大业中) 890万户,约合4450万人
 740年(唐开元二十八年) 4844万人
 755年(唐天宝十四年) 5291万人
 1080年(北宋元丰三年) 3330万人
 1110年(北宋大观四年) 4673万人
 1195-1223年(金章宗明昌六年---南宋嘉定十六年) 7681万人
 1290年(元至元二十七年) 5883万人
 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 6054万人
 1403年(明永乐元年) 6659万人
 1491年(明弘治四年) 5328万人
 1578年(明万历六年) 6069万人
 1651年(清顺治八年) 1063万人
 1656年(顺治十三年) 1541万人
 1659年(顺治十六年) 1900万人
 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 2034万人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 2041万人
 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 2041万人
 1711年(康熙五十年) 2462万人
 1719年(康熙五十八年) 2502万人
 1724年(雍正二年) 2611万人
 1726年(雍正四年) 2639万人
 1734年(雍正十二年) 2735万人
 1741年(乾隆六年) 14341万人
 1742年(乾隆七年) 15980万人
 1743年(乾隆八年) 16445万人
 1746年(乾隆十一年) 17189万人
 1751年(乾隆十六年) 18181万人
 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 19034万人
 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 20047万人
 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 21083万人
 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 22102万人
 1775年(乾隆四十年) 26456万人
 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 27086万人
 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 28182万人
 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 29110万人
 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 30148万人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 31049万人
 1805年(嘉庆十年) 33218万人
 1808年(嘉庆十三年) 35029万人
 1822年(道光二年) 37245万人
 1826年(道光六年) 38028万人
 1829年(道光九年) 39050万人
 1834年(道光十四年) 40100万人
 1839年(道光十九年) 41085万人(湖南、福建、台湾未计在内)
 1840年(道光二十年) 41281万人(湖南、福建未计在内)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 42134万人
 1851年(咸丰元年) 43216万人(湖南、福建、台湾未计在内)
 1910年(宣统二年)十八省人口,民政部统计是33118万人,邮局调查是43842万人
 1911年(宣统三年〕 37767万人(清朝最后一年)
 1912年(民国元年) 35572万人
 1913年(民国二年) 43200万人
 1919年(民国八年) 42767万人
 1918-1919年(民国七至八年) 45265万人
 1920年(民国九年) 44715万人
 1921年(民国十年) 44338万人
 1922年(民国十一年) 44715万人
 1923年(民国十二年) 43609万人
 1924年(民国十三年) 40000万人
 1925年(民国十四年) 48550万人1926年(民国十五年) 48550万人
 1927年(民国十六年) 45778万人
 1928年(民国十七年) 45184万人
 1929年(民国十八年) 43893万人
 1933年(民国十九年) 44400万人
 1931年(民国二十年) 43893万人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48830万人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47353万人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43586万人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46215万人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46136万人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43840万人
 1944年(国国三十三年) 46492万人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 46100万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54877万人
 1950年 54682万入 1951年 55748万人
 1952年 56891万人
 1953年6月30日24时 601938035人
 1954年 59484万人 1955年 60818万人
 1956年 62123万人
 1957年 65663万人
 1977年 80000万人
 1978年底 97523万人
 1982年7月 1031882511人
 据文献记载和实际情况来看,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主要是下面两个关键时代。一个是清代乾隆至道光的100年间(1736-1834年),全国人口由不到1亿迅速超过4亿;一个是解放以来的30多年间,全国人口由4.7亿多迅速增长到10.3亿多。
 清代以前,各个朝代全国人口的最高数字是:夏代1000万多;秦代2000万;隋、宋两代各4000万多;两汉、唐代、元代各有5000万多;明代6000万多。最多是金章明昌六年(1195年)至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南北合计7681万,古代的人口统计或估计是不精确的,而且少数民族人口一般都没有计入。
 附当代:
 年份
 人口(万)
 增长率
 1949
 54,100
 8.33%

 1954
 60,266
 2.18%

 1964
 70499
 1.58%

 1969
 80671
 2.73%

 1974
 90859
 2.41%

 1981
 100072
 1.39%

 1988
 111026
 1.49%

 1995
 120000
 1.12%

 2000
 130000
 1.61%

 根据有关记载推算,东汉和帝永元年间,南北匈奴的人口总数约有140万,这是我们所能推知的东汉时期匈奴人口的最高数。东汉前期北匈奴居住在漠北,南匈奴主要分布在并州、凉州、幽州的缘边诸郡。东汉中后期,匈奴人口逐渐内徙到今天的山西中部一带。东汉末年,一部分匈奴人被迁居到魏的邺城。 
 再谈突厥:先看《通典》中的一段记载:”始毕可汗(染干之子,名咄吉也。)十一年,来朝於东都。其年,炀帝避暑汾阳宫,八月,始毕率其种落入寇,围帝於雁门,(今雁门郡。)诏诸郡发兵赴援,始毕引去。此後隋乱,中国人归之者甚众,又更强盛,势陵中夏。迎萧皇后,置於定襄。(今定襄郡。)薛举、窦建德、王充、刘武周、梁师都、李轨、高开道之徒,虽僭尊号,北面称臣,受其可汗之号。东自契丹,西尽吐谷浑、高昌诸国,皆臣之。控弦百万,戎狄之盛,近代未之有也。“由上很清楚的看到“控弦百万”即百万众。
 蒙古部落兴起时的人数不过百余万人,成吉思汗去世时,遗留的全部兵力也只有十二万余人。(《多桑蒙古史》上卷, 上海书店2001年版,第179页)
 蒙古人是鲜卑族的后代。唐朝之后,蒙古各部移居到蒙古高原。10世纪到12世纪,蒙古高原先后臣服于辽朝和金朝。至1200年左右,随着金朝的逐渐衰落及蒙古势力的逐渐强盛,蒙古不再向金朝进贡。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在斡难河(今鄂嫩河)源头召开大会,即蒙古大汗位,号“成吉思汗”,国号“大蒙古国”。
1205年起,成吉思汗三次攻打西夏。1211年蒙古铁骑进攻金朝,并占领中都。1218年,蒙古大军灭掉西辽政权。后代在此处建立窝阔台汗国。
1219年至1222年,成吉思汗进攻花剌子模(今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一带),攻占多个主要城池。花喇子模统治者摩诃末素丹逃至里海孤岛病死。1223年成吉思汗派速不台继续西进,在现乌克兰战胜基辅大公,后撤军。1226年成吉思汗再次征西夏,次年西夏末代国王投降。
1227年成吉思汗在贺兰山病死。当时的蒙古帝国包括蒙古高原,中国西北、东北、和华北的一部分,和中亚、西亚大部。后此处建立察合台汗国。 
 成吉思汗之后的扩张
  
 1300年~1405年间的蒙古帝国。成吉思汗死后其子窝阔台继任蒙古大汗。1235年蒙古大军开始进攻钦察、俄罗斯,攻占莫斯科等城市。1240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攻占基辅。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在奥地利的维也纳附近受阻于奥地利、波西米亚联军。1242年窝阔台的死讯传来,拔都率军东归争夺汗位的继承。这是蒙古大军所到最西的地方。后在此处建立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
 中东

窝阔台之后经过贵由的短暂统治,成吉思汗的小儿子拖雷的儿子蒙哥继位。1252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西征。1258年,西征军攻占巴格达。1259年旭烈兀征叙利亚,1260年攻克大马士革。当年蒙哥在进攻南宋时于重庆战死。旭烈兀回师争位,之后留下的少量蒙古军队在大马士革战败于埃及。埃及占领叙利亚全境,并使得蒙古帝国无法延伸到非洲。此处建立伊儿汗国,又称伊尔汗国或伊利汗国。
东亚  
 窝阔台时,1230年至1234年,蒙灭金朝。1231年蒙古进攻高丽王国,高丽王室退守江华岛。窝阔台之后,在旭烈兀西征的同时,蒙哥于1258年率三路大军攻打南宋。1259年蒙哥在重庆合川的钓鱼城久攻不下,在一次战斗中中箭受伤,不久便病死,享年52岁。正在进攻湖北鄂州的蒙哥的弟弟忽必烈(1215—1294)遂班师,自称大汗。在战胜也自称大汗的弟弟阿里不哥之后,1267年忽必烈定都中都(今北京),后改称大都。1271年改国号为”大元“,称帝,是为元朝的开始。1267年至1279 年,经过对南宋多年的征战,元军终于灭宋。至1275年高丽已臣服于元朝,成为元朝属国。蒙古曾于1257年进攻越南北部地区。元朝灭宋后,元军又分别于 1285年和1287年两度攻占越南北部的地区,即当时的越南陈朝。大越与其宿敌占婆(越南南方的印度教政权)联合击退了入侵军。1287年元军攻入缅甸北部的蒲甘王国,之后在1303年又退出该地区。元军于1292年至1293年对爪哇发动的海上远征也无功而返。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两次试图入侵日本,但由于台风而失败。 
 四大汗国
  
 窝阔台汗国(1225-1309):位于今新疆、中亚一带。忽必烈迁都大都(今北京)后,支持阿里布哥的窝阔台汗国拒绝归附忽必烈而独立。原为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的封地,领有额尔齐斯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地区,都城叶密里(今新疆额敏)。1229年,窝阔台即大汗之位,将封地赐给其长子贵由。1246年,贵由承继大汗之位,但两年后便病故。大汗之位由窝阔台系转至拖雷系。1251年,新任大汗蒙哥对窝阔台系诸王进行镇压,除处死、谪迁一部分王公外,又将窝阔台汗国国土分授诸王子孙,以弱其势。忽必烈汗继位之后,奉行汉化政策,引起以窝阔台嫡孙海都为首的诸王公不满。海都先后数度起兵作乱,屡胜元军,为元朝一大威胁。1301年,海都率40余位反叛王公联兵进犯元朝,欲取而代之,但在哈拉和林为元军所败,不久海都病亡。1310年,其子察八儿为察合台汗国所败,窝阔台汗国亡。
察合台汗国(1227年—1369年):位于今新疆、中亚一带。被忽必烈、阿里布哥等势力多次争夺。此系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封地,初领有西辽旧地,包括天山南北及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土地,都城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县)。1310年,又合并了窝阔台汗国的大部封土,国势达于极盛,其疆域东起吐鲁番,西及阿姆河,北到塔尔巴哈台山,南达兴都库什山。蒙古军事贵族与当地突厥游牧贵族共同构成统治阶级,竭力维护游牧封建制的宗法关系。蒙古人的突厥化现象比较普遍。14世纪中期,汗国分为东、西两部。东察合台汗国领有窝阔台汗国旧地,以新疆西部的疏附为都,后进一步分裂,16世纪先后被重新并入中国(明代)。西察合台汗国领有河中之地,以撒马尔罕为都城,1370年被帖木所灭夺占。
钦察汗国(1219年--1502年):位于今保加利亚、俄罗斯欧洲部分、北高加索、花剌子模的一部分,罗斯诸公国为其藩属国,为拔都所创。成吉思汗生前曾将所征服的咸海、里海以北的广袤的钦察草原赐给长子术赤为封地。1235年,术赤长子拔都西征罗斯和东欧,辖地广大,东起叶尼塞河,西至多瑙河下游,南迄高加索,北接俄罗斯。1243年西征结束,拔都以伏尔加河下游的萨莱为都,建钦察汗国。因大汗帐色金黄,俄罗斯人又称其为金帐汗国。拔都后来又将咸海东北之地分封给斡鲁朵,称白帐汗国,将咸海以北、西至乌拉尔河之地封给昔班,称蓝帐汗国,二者皆以金帐汗为宗主。金帐汗国疆土大体由两部分组成,一为钦察草原等游牧地区,一为俄罗斯等农耕地区。蒙古人因地而宜进行统治,游牧地区由蒙古人进行直接控制,为汗国的重心所在。而罗斯地区则保留其原有诸王公的封建政权,然后加以控制,诸王公须向汗称臣纳贡,接受册封。自13世纪末始,钦察人又从罗斯诸王公中,择选最驯服者,封为“弗拉基米尔及全俄罗斯大公”,受封者凭金帐汗的宠信,有权负责征缴全俄各地贡赋,统一上交金帐汗。罗斯诸王公们为争夺大公称号,相互角逐,残酷斗争,或告密于金帐汗以消灭对手,或直接兵戎相见。蒙古人则利用此策,坐享其成,实现对罗斯的控制。

自建国到14世纪中叶的100年间,是金帐汗国国势极盛时代。蒙古贵族逐渐与钦察草原各游牧部族的贵族合流,改操突厥语,转皈依伊斯兰教,不断与相邻的伊儿汗国争夺阿塞拜疆等地,经常以大军征讨不驯服的俄罗斯王公。1341年,乌兹别克汗死后,国内矛盾激化,内讧不已。尤其是在日渐强大的莫斯科公国和中亚新兴的帖木儿帝国的打击下,国势日趋衰落。15世纪时,金帐汗国分裂成喀山、克里米亚、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亚等汗国。
伊儿汗国(1256年~1388年):位于高加索、伊朗、伊拉克等地,为旭烈兀所创。为拖雷三子旭烈兀远征西亚所建的汗国。1264年,忽必烈大汗正式册封旭烈兀为伊儿汗。其国东起阿姆尔河,西至地中海,北抵高加索,南达印度洋,首都为大不里士。 
伊儿汗国前期,由于诸汗征战频仍,民不聊生,蒙古与突厥贵族联合专政,固守落后的游牧生产方式,对城市和定居农民施行压榨政策,致使全国经济凋敝,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民众反抗不断,社会秩序动荡不宁。 
1295年,台赞汗继位后,为挽救危局。缓和社会矛盾,放弃传统政策,全面实行伊斯兰化改革,以争取众多穆斯林贵族的支持,巩固封建统治秩序。他率军队放弃了原有的宗教信仰,改皈伊斯兰教,并将其定为国教;大力推行阿拉伯传统的军事封土制,将农民严格固着在土地上,向领有封土者服役纳租;废除征税制度,规定税率,严惩滥征者;统一币制和度量衡,制定工商税则;鼓励垦荒,兴修公路,裁减驿传,核定兵额,禁止贪污;奖掖文化,倡导学术。因此到14世纪初时,伊儿汗国的社会经济得到较大恢复,封建统治一度加强,伊斯兰文化也有相当发展。在合赞汗的宫廷中,聚集着不少文人学者。他的宠臣宰相拉施特哀丁所编著的历史名著《史集》留传至今。 
1304年,合赞汗去世。此后不久,伊儿汗国内外局势日趋严重。内有诸王争立,权臣争势,内讧迭起;外有埃及马木路克王朝和钦察汗国不断侵掠,国运日蹙,陷于分裂。1388年,终被中亚新兴的帖木儿帝国所灭。 
 蒙古帝国与元朝
  
 蒙古帝国与元朝,是容易被许多中国人混淆的、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元朝是中国的疆域,不包括蒙古帝国其它的四大汗国。
13世纪初,在南宋与金朝的战争之中,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蒙古人的力量借机壮大。公元1206年,铁木真陆续统一蒙古各部后,被推举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统领的政权实体就是一个军事奴隶制国家,它当时的疆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起大沙漠,北抵贝加尔湖。蒙古汗国的建立,是蒙古人真正意义上军事扩张的开始,并且此后不断向外扩张。 
1209年~1218年,蒙古人先后征服高昌回鹘与西辽,为其打开了挺进中亚与欧洲的门户;接着便是蒙古人的三次大规模的西征战争。三次西征奠定了这个世界性帝国的大部分版图,将现在的俄罗斯与欧洲大部、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波斯与印度西北皆收入势力范围。
 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此前只留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下面根据有限的原始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对中国人口历史的发展作一简单概述。
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人口数量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超过1亿(最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复到1850年的水平。
1953年新中国人口普查结果为5.8亿(不含台湾、港澳)。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一直占有很高的百分比。除了东汉末年处于人口低谷、所占比例可能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中国历代人口变迁的特点
两千多年来中国的人口数量的衍变,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点。
1、增长缓慢。从公元2年的6000万增加到1850年的4.3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年平均增长率仅约1‰。
2、大起大落。某些时期的持续增长和某些年代的急剧下降交替出现。如西汉前期、8世纪前期的唐朝、11世纪的北宋、18世纪的清朝,数十年至百余年间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可以达到7‰-10‰。其中的恢复阶段还可能出现更高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在人口锐减时,一二十年间可以形成高达50%以上的降幅,每年的负增长率可以高达50‰-100‰。
3、人口发展呈现阶段性。第一阶段,自商、周至公元初,达到6000万。第二阶段,自东汉至8世纪中叶的盛唐,增加到近9000万。第三阶段,从中唐经五代,至北宋期间的12世纪初突破1亿,至13世纪初达到1.2亿。第四阶段,从宋末元初至17世纪初的明代,总数超过2亿。第五阶段,明末清初的人口下降在18世纪初得到恢复,至19世纪中叶达到4.3亿的新高峰。第六阶段,经过近百年的下降和低增长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高速增长,70年代后虽速度减缓,近年仍已突破了12亿大关。二、三阶段翻番的时间为1300年,第四阶段为500年,第五阶段不到250年,而第六阶段只有40年。
4、人口增长的阶级不平衡性。由于享有政治、经济、文化的特权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地主阶级人口总是以比农民和全部人口更高的速度增长,因而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会随着王朝的延续而越来越高。
5、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汉族和农业民族的增长一般高于非汉族和游牧民族,因而汉族和农业民族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汉族以外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增长的不平衡。
影响中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1、自然地理环境。中国东部广阔的平原、众多的河流,土地肥沃,水源丰富,容纳了中国的大部分人口,早就形成了人口相当稠密的地区。中部也有相当数量的盆地和河谷平原,形成良好的开发条件。中国的人口无论增加到多少,一直是完全依靠国内生产的粮食供养的。
2、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与人口数量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农业生产不是人口增长的唯一原因,但中国人口史上几次大的突破,都是粮食增产的直接结果。天灾、动乱、战争等因素可以破坏农业生产,从而推迟人口高峰的到来,而任何人口奇迹的出现,只能建立在农业生产大发展的基础之上。
3、战争。战争对人口最明显的影响是直接杀伤,造成人员的死亡或残疾。士兵的主要来源是农民,青壮年从军,农业生产必定受到影响。士兵从粮食的生产者变为消耗者,使本来就有限的商品粮更加紧张。军人和运粮民工大多是青壮年男子,他们长期离家必然会使配偶减少生育机会,同时使他们的老人、儿童家属因缺少赡养、抚养而缩短寿命,甚至死亡。
4、政治制度。中国历史上的统治者在主观上无不希望鼓励、促进人口增加,并制定了相应的法令和政策,但不少男性平民找不到配偶;赋税制度不合理,兵役和劳役的影响,刑法制度的不公平,这些都影响人口的增长。
5、传统思想和习惯影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一般起着鼓励早婚早育、多育的作用,但由于“后”只指男性后裔,因而对人口增长也起了相反的作用。此外,一些迷信习俗、宗族观念和社会习惯势力对人口增长的影响,更直接地反映在人口再生产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