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口老龄化负面效应凸显_浙江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

发布日期:2015-01-07    类别:浙江

浙江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


2012年10月20日下午,浙江省桐乡市乌镇镇养老服务中心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来自该镇各行政村(社区)的村书记、分管民政的村干部,以及50多位孤寡老人代表。
“组织他们参观的目的,主要是要让他们亲眼看看养老服务中心的软硬件设施,帮助当地村(居)民改变传统养老观念。”乌镇镇长、乌镇国际旅游区管委会主任陶咏椿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据陶咏椿介绍,乌镇镇养老服务中心是在原乌镇镇敬老院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总投资500多万元,建筑面积达1500多平方米,健身房、阅览室、休闲长廊等配套设施齐全,与建设中的雅达国际(乌镇)健康生态休闲产业园隔河相望。
“乌镇现有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180余人,但目前在养老服务中心养老的只有59人,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乌镇镇养老服务中心(院)院长凌晓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受“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的传统养老观念影响,当地村(居)民大多不愿意到养老机构养老。
“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政府不仅要大力引导村(居)民转变养老观念,还应在政策上鼓励老人到养老机构养老。”陶咏椿对记者说。
来自《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从1987年开始进入老年型社会,20多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并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据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为823.23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7.25%。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991万人左右,超过总人口的1/5。相对“十一五”时期该省每年净增老年人口27万人左右,“十二五”时期该省每年将净增约40万人。
二是高龄化与失能化、空巢化相伴随。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80岁以上高龄老人共有126.6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38%;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近75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9%以上;城乡空巢老年人家庭分别占老年人家庭总数的75%和60%。同时,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陆续进入老年,独生子女老年父母所占比重快速上升。
三是农村老龄化问题更为突出。据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全省城镇老年人口260.51万人,农村老年人口562.72万人,分别占老年人口总数的31.64%和68.36%。农村老年人口比例远远高出城市。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成果,并在某些方面产生积极的效应。但总体上看,其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报告认为,老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影响经济发展,影响代际和谐,从而影响该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浙江人口老龄化负面效应凸显 


老龄服务有效供应不足

“长期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工作,目前,浙江老龄事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并在某些领域引领全国。但是,必须看到,与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相比,与全省老年人的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相比,浙江老龄事业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2012年10月16日,浙江省民政厅老龄综合处处长陆长根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陆长根告诉记者,对于浙江省绝大多数老年人而言,生存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在健康、照护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而老龄服务发展滞后,有效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全省老年人的需求。
“虽然浙江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覆盖全体老年人,但保障水平较低。大多数老年人,特别是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老年居民收入保障水平还不高(每月基础养老金66元),与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尚有距离。”陆长根对记者说。
来自浙江省城乡老年人口生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城镇老年人对“收入状况”的满意度排在倒数第3位(仅好于“环境保护”和“食品药品质量”),而农村老年人则将“收入状况”满意度排在倒数第一位。
“由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滞后,医疗保障制度缺陷,老年人看病贵、看病难现象依然存在。”陆长根告诉记者,根据浙江省民政厅2010年对该省城乡老年人口生活状况的调查,浙江城镇和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分别为85.35%和78.92%,而城镇和农村老年人2010年上半年住院和看病平均医药费用花费了6500元和2261元,平均医药费已经高于2006年全年医药费(城镇5501元,农村2158元)。
“从调查结果看,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共有收养性养老机构1690家,拥有床位18.9万张,全省平均每千名老年人只有床位约24张。城镇和农村曾经在2010年上半年因病卧床的老年人占总数的12.54%和13.45%,配偶是城乡老年人日常生活最主要的照料者。城乡老年人中分别有15.35%和12.17%对养老机构的印象较差。目前全省城乡80岁及以上有照料需求的老人中,分别有8.57%和17.98%未能得到有效照料。”上述调查报告显示。

老龄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

“由于制度分设,城乡间、区域间、人群间老年保障服务资源配置很不合理,部分人群享受良好保障服务,而农村、欠发达地区和弱势老年群体享受的公共服务明显不足。”《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研究报告认为,一是部分保障项目群体间待遇差距过大。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退休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平均养老金之比大约为40:20:1,职工医保、城居医保、新农合的筹资水平之比大约为10:2:1。二是养老机构及其床位等资源配置不合理。地段良好的优质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但有些养老机构因区位偏僻、设施简陋、功能单一,入住率较低。由于护理型养老机构和床位偏少(目前不足25%),真正最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难以享受到机构养老服务。三是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薄弱。社会化养老服务业发展不充分,特别是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看病、用餐、应急服务等供求缺口较大,老年照护服务专业化程度低,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以本报记者调查的杭州市西湖区与嘉兴市桐乡市为例。
2012年10月16日下午17:30时许,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来到杭州市西湖区文新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时,常幸福(应老人要求,系化名)正在房间里看报纸。在这个按照三星级宾馆装修、面积近30平方米的房间里,记者看到,室内光线充足,设施齐全,除了配置有彩电、冰箱、电话等家用电器外,还有一台能够上网的电脑,墙壁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
“电脑是老人的子女配置的,上网费用由养老服务中心承担。”据文新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现年90岁的常幸福是1947年参军的离休老干部,儿子在附近的政府职能部门工作。平时每天中午都会来中心看望老人,周末则接老人回家住。
文新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文新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由文新街道投资建设,交由杭州巾帼西丽服务有限公司经营管理。2011年街道共出资24万余元,用于补贴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工资。
“一般来说,养老服务中心一个房间入住两位老人,收费为每人每月1610元。”上述文新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是一个人住一间,则需要另外加收每月850元的床位费。“这点费用,对于像常老这样每月离休工资8000多元的老人来说,简直是‘毛毛雨’。”
“但农民就不一样,我们的基础养老金每月只有66元,根本无力承担入住养老院的费用。”桐乡市乌镇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农民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除了农民养老金比城市居民尤其是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养老金低很多外,政府对于农村养老院建设的投入也比城市少。此外,由于农村大多地处偏远,护理人员不仅招收难,留住更难。”桐乡市乌镇镇养老服务中心(院)院长凌晓虹对记者说。

“人口红利”优势基本丧失

在陆长根看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未来浙江省的劳动参与率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将持续下降,劳动力的“人口红利”优势丧失已在所难免。
陆长根告诉记者,根据《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预测,到2032年左右,浙江省常住人口总抚养比将达到51.1%,预示着该省人口红利期结束,转而进入人口负债期。
“如果按户籍人口口径,浙江省总抚养比2023年将达到61.96%,比常住人口口径提早9年结束人口红利期。这说明,省外流动人口的净流入在减缓了浙江省人口老龄化过程的同时,也使浙江省的人口红利期延长了9年。”陆长根对记者说。
陆长根告诉记者,如果以60岁及以上作为老年人口的标准,到2017年浙江省人口抚养比就将超过50%。
“人口快速老龄化,将会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陆长根说,首先是老年人口数量增多、比重上升将直接增加社会保障的压力。
来自浙江省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该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人数1171万人,而领取养老金人数为198.89万人,赡养率为17%,即5个多劳动年龄人口赡养1个老年人。
“随着人口老龄化,未来这个赡养率会逐步提高,到2030年将超过30%。如果制度、筹资模式和财政投入不变,那么社会保险费率将大幅度提高,未来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压力,很有可能比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还要大。”陆长根对记者说。此外,由于老年人数的增加,老年医疗服务和照护服务需求随之增多,无论是居家养老、机构养老还是医疗机构的老年服务压力都会加大。
根据《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的抽样调查,2010年浙江省城镇平均家庭规模为2.76人,农村为3.29人。而且,许多老年人并不与子女生活在一起。在城镇有子女的1424位老年人中,有子女同吃同住的344位,占24.16%,实际空巢率为75.84%。在农村有子女的1468位老年人中,有子女同吃同住的593人,占40.40%,实际空巢率为59.60%。
“家庭小型化使得家庭的风险保障和照料护理服务功能弱化,这就必然导致社会成员尤其是老年人的保障和服务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社会化的风险保障和服务体系。”《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农村养老主要还是靠家庭养老服务,随着大量的年轻人从农村流向城镇,如果大规模增加的农村老年人得不到充分保障和照护服务,将严重影响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与长治久安。
对此,浙江省副省长、浙江省老龄委主任陈加元表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健康和福祉,也关系到全省经济转型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必须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思想、理论、法规、政策、物质、组织等方面进一步予以加强和完善,推动全省老龄事业在更高层次上加快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