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发布日期:2019-03-12    类别:福建

1 项目背景

  厦门市已完成两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工作,目前正在开展新一轮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客观评价轨道线网规划的合理性,为客流预测提供基础数据,论证轨道走廊与人口、岗位分布的耦合度,厦门轨道交通集团有限有公司特委托我院编制《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本规划在厦门市国土空间规划(2017-2035年)管控单元人口的基础上,结合现状人口分布情况,将2035年规划常住人口、非常住交通服务人口及就业岗位合理分配到1650个交通小区。

  研究范围为厦门市域,包括思明、湖里、海沧、集美、同安、翔安六个辖区。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1650个交通小区划分图

  2 2035常住人口

  2.1 现状人口

  根据2018年公安人口数据对常住人口、户籍人口、非户籍人口及流动人口进行分析,得出现状人口存在以下空间分布特点:

  ◆ 岛内集中,岛外分散;

  ◆ 城市社区及城中村居住人口较多;

  ◆ 户籍人口在本岛西部集中,非户籍人口主要集中在同安工业集中区。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2.2 技术路线

  在厦门市国土空间规划(2017-2035年)基础上,结合“一张蓝图”中规划居住用地、规划人口和现状人口调查,细化人口分布。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2.3 模型分项指标

  1)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指标:厦门人均建筑面积指标明确为35~38平方米/人,岛内35平方米/人,岛外38平方米/人。

  2)城中村人均用地指标:现状岛内城中村人均用地指标14平/人,规划考虑到本岛特殊的区位优势,规划取值15平/人。

  岛外现状城中村人均用地指标约为37.6平/人,因各区差异较大,规划综合考虑,取值约33平/人左右。

  3)容积率指标:岛外新建住宅容积率在2.0-3.0之间,局部地段地铁社区、保障房容积率达到4.0。

  4)一张蓝图居住容量测算:根据一张蓝图城市住宅用地22.8平方公里,全市城镇人口604万,农村人口约20万。

  2.4 分配结果

  根据分配模型及模型分项指标,测算得出翔安常住人口占比最大,共139万人。海沧常住人口占比最小,共74.5万人。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2035年厦门市总规常住人口分布图

  3 2035交通服务人口

  厦门市国土空间规划(2017-2035年)提出,交通服务人口包含常住人口、旅游人口、短期居留人口及过境人口,总量按照常住人口乘以经验系数1.5计算,2035年规划期为900万人左右,即非常住的交通服务人口共300万人。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3.1 旅游人口

  3.1.1总量

  根据厦门市国土空间规划(2017-2035年)数据,2035年日均旅游人数为47万。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2017—2035年》

  3.1.2空间分配模型

  1) 旅游景点日均客流测算

  厦门市全域旅游专项规划2017—2035年》提出,至2035年共规划96个旅游项目,根据规划中提出的产品等级分类,构建旅游项目吸引力评价体系。

  权重要素共4项,包括吸引力等级(占总分70%),景区等级(占总分20%),交通可达性(占总分5%)、旅游服务中心(占总分5%),总分100分。

  P=470000/96×M/M1

  P:旅游景点日均客流,M:旅游项目评分,M1:所有旅游项目平均分

  2)景区瞬时容量测算

  面积法:C=A/a

  C:瞬时客流峰值

  A:景点可游览面积(A=景点面积×50%)

  a:每位游客应占有的合理游览面积(取600平方米/人)

  3)景区环境容量测算

  面积法:C1=A×D/a

  C:瞬时客流峰值

  A:景点可游览面积(景点面积×50%)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8小时/游玩景点所需时间)

  a:每位游客应占有的合理游览面积(见各类景点人均游览面积指标表)

  3.1.3分配结果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3.2 短期居留人口

  3.2.1 总量

  2035年厦门常住人口600万,户籍人口占比65%。参照广州和杭州,短期居留人口占常住人口约为27%,推算厦门市短期居留人口2035年为160万。

  3.2.2现状短期居留人口

  根据2013年-2016年厦门暂住人口统计(公安局数据),约60%的短期居留人口住在租赁房屋(村庄用地,约17%住在就业场所(工业用地、办公用地、科研用地),约20%住在居民房(居住用地),约3%住在其他场所(商业服务业用地)。

  3.2.3空间分配模型

  1)租赁房——村庄用地

  根据现状推算,65%的短期居留人口住在村庄,即160*0.65=104万人。构建村庄租赁房吸引力评价体系,测算各村庄短期居留人口总量。

  权重要素共5项,包括房价(占总分50%),薪资区位(占总分30%),产业区位(占总分15%)、交通区位(占总分3%),商业区位(占总分2%),总分100分。

  P=1040000/A×(M/M1)

  P:短期居留人口,M:村庄评分,M1:所有村庄平均分,A:2035年保留村庄的交通小区总个数

  2)就业宿舍——工业用地、办公用地、科研用地

  根据现状推算,25%的短期居留人口住在就业宿舍,即160*0.25=40万人。

  P=475000/(A×20%)×A1

  P:短期居留人口,A:2035年工业用地、办公用地及科研用地总面积,A1:交通小区里的工业用地面积

  3)居民房——居住用地

  根据现状推算,7%的短期居留人口住在居民房,即160*0.07=11.2万人。

  P=133000/A×A1

  P:短期居留人口,A:2035年居住用地总面积,A1:交通小区里的居住用地面积

  4)其他——商业服务业用地

  根据现状推算,3%的短期居留人口住在其他场所,即160*0.03=4.8万人。

  P=57000/A×A1

  P:短期居留人口,A:2035年商业服务业总面积,A1:交通小区里的商业服务业用地面积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3.3过境人口

  3.3.1人口构成

  过境人口定义:经过或在厦门短暂停留,且不进行暂住证登记的人员。

  过境人口主要由3部分组成:

  1)会展客流:来厦举办展览项目的展客商及观众,包括境内及境外。

  2)商务会议客流:境内外莅厦参会人数,会议规模为全市各饭店和会议中心接待50人以上的商业性会议。

  3)纯过境客流:通过公路、铁路、机场过境厦门的人数。

  3.3.2分配模型

  1) 会展客流

  至2035年,厦门会展展厅面积约64万平米。参照国内外会展中心客流生成率,取0.5,则预测2035年厦门会展中心日会展客流约32万人。

  结合会展面积比例,2035年32万会展客流约63%分布在两场一馆5公里内的酒店,19%分布在本岛东部会展中心5公里内的酒店,13%分布在高崎片区5公里内的酒店,5%分布在岛内其他区域的高星级酒店。

  P=320000/A×A1

  P:会展客流,A:5公里内的酒店用地面积,A1:交通小区里的酒店用地面积

  2) 商务会议客流

  2017年厦门日均商务会议客流约2.3万人,参照广州与杭州的会议水平,预计2035年日均商务会议客流约6万人。

  P=50000/A×A1

  P:商务会议客流,A:2035年酒店总房间数,A1:交通小区里的酒店房间数

  3) 纯过境客流

  铁路过境客流:2035年铁路客流发送量6500万--8000万人次,中转客流比重5%,即约400万人次/年,平均约1.1万人次/日,折合人口1.1万人。

  机场过境客流:2035年机场年客流吞吐量约6500万人次。其中中转客流比重10%,即650万人次/年,平均约1.8万人次/日,折合人口0.9万人。

  公路过境客流:公路过境客流主要来自漳泉龙方向,预测2035年厦门与漳泉龙间日联系量合计53.1万人次。考虑同城化程度提高,同日往返比例按90%计,约48万人。加上福州方向的客流,总公路过境客流约55万人。

  3.3.分配结果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通过研究计算可得,使用厦门境内交通设施的非常住交通服务人口共245万人,其中旅游人口47万,短期居留人口160万,过境人口38万。另外55万纯过境人口不使用厦门境内交通设施。

  4 2035就业岗位人口

  4.1 2035常住就业岗位人口

  4.11 现状岗位

  根据2018年百度数据,就业人口总计289.9万人,其中本岛东北部就业人口最多,约占全市总就业人口的占28%,岛外就业人口主要集中于集美新城、软三、同安新城、同安各工业集中区等。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4.1.2 技术路线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4.1.3模型分项指标

  1)人均办公建筑面积指标

  就业类用地的用地类型:商务办公类、商业娱乐类、医疗卫生类、文化体育类、教育类、工业类、物流类、其他类八大类。

  2)容积率指标

  全市城市现状就业建筑平均地块容积率为1.0,其中本岛最高,为1.3,翔安最低,为0.8。新建就业建筑根据不同功能容积率差别较大,部分地铁站点周边容积率达到5.0-8.0。

  3)一张蓝图就业容量测算

  新增的就业类用地58.59平方公里,容积率按不同用地类型进行取值(0.4-6),新增就业类建筑面积总量约1.27亿平。

  4.1.4 分配结果

  根据分配模型及分配指标,测算得出本岛常住就业岗位占比最大,共120.71万个。海沧常住就业岗位占比最小,共42万个。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2035年常住就业岗位密度分布图

  4.2 2035流动就业岗位人口

  4.2.1 总量及技术路线

  流动就业岗位:根据第三部分测算,短期居留人口约160万,其中约112万人在厦就业。该部分岗位测算的技术路线及分配指标与常住就业岗位相同。

  4.2.2 岗位构成

  流动就业岗位主要由短期居留人口构成,约70%短期居留人口在厦就业,即112万人。该部分人口以务工为主,岗位主要分布于工业区、建筑工地、物流园及商业服务业场所。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4.2.3 分配模型

  1)工业园——工业用地

  根据现状推算,25%的流动就业人口在工业园,即112*0.25=28万人

  P=280000/A×A1

  P:流动就业岗位,A:2035年工业用地、办公用地及科研用地总面积,A1:交通小区里的用地面积

  2) 商业服务业场所——商业服务业用地

  根据现状推算,30%的流动就业人口在商业服务业场所,即112*0.3=33.6万人。

  P=336000/(A×20%)×A1

  P:流动就业岗位,A:2035年商业服务业用地总面积,A1:交通小区里的用地面积

  3)建筑工地——居住用地、商务办公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

  根据现状推算,25%的流动就业人口在建筑工地,即112*0.25=28万人。

  P=280000/A×A1

  P:流动就业岗位,A:2035年居住用地、办公用地及科研用地总面积,A1:交通小区里的用地面积

  4)物流园——物流仓储用地

  根据现状推算,25%的流动就业人口在物流园,即112*0.2=224万人。

  P=224000/A×A1

  P:流动就业岗位,A:2035年物流仓储用地总面积,A1:交通小区里的用地面积

  4.2.4分配结果

  根据分配模型及分配指标,测算得出翔安流动就业岗位占比最大,共32.09万个。本岛流动就业岗位占比最小,共14.85万个。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2035年流动就业岗位密度分布图

  5数据应用

  在该项目成果的基础上便可以开展交通的四阶段分析,从而为引导轨道客流,优化轨道线网提供科学依据。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2035年厦门基于轨道导向的人口及岗位分布研究

  ▲不同出行方式的交通流量分配图

  【资料来源: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组】

  (厦门市城市规划学会

相关文章